上海房价降温趋势明显,自贸区新片区楼市升温成亮点

2024-06-25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57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9%,降温趋势明显。但随着自贸区新片区规划的公布,相关板块楼市迅速升温。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当前上海房价上涨动力不足,小范围的政策调整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宜过度解读,楼市整体降温趋势或将延续。

自贸区新片区冷门板块快速升温

近日,记者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江山路一家售楼处看到,虽然是工作日,但上午10点半到11点之间就有十几位市民前来咨询买房,销售人员忙着给购房者讲解项目的区位优势、周边配套等。该项目销售人员称,自贸区新片区规划公布后,原本不温不火的售楼处一下子热闹起来。“短短一周时间,80多套90平米的房子就销售一空,现在还剩下一些叠拼别墅,均价在3万元左右。”

“自贸区新片区政策公布后,我手上项目最多的一个,一天就签了50多套。”某中介销售人员龚先生说,自贸区新片区政策公布后,原本“冷门”的临港地区异军突起,成为上海楼市的热门区域。“奉贤好几个楼盘都已经收官,开发商大概也想不出下一步开发,就只能观望了。”龚先生说。

易居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临港新城成交均价为3199元/平方米,截至今年7月,该区域成交均价为28529元/平方米。统计显示,今年1至7月,临港新城成交面积为16.87万平方米。

上海相关官员近日表示,自贸区新片区外地人才购房资格将由常住家庭调整为个人,新片区购房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缴纳年限由5年缩短为3年。但真正有购房意向的,还是以本地市民为主。在自贸区新片区郑徐路某楼盘,上海市民周先生已初步确定购买一套120平米左右的房子。他表示:“看好自贸区新片区未来的发展前景,相比主城区,这里房价比较便宜,还有升值空间。”

上海房价降温_上海楼市降温_上海楼市降温

业内人士称小规模政策调整

不要过度解读

“虽然已经明确社保年限缩短至三年,但理论上来看房的新购房者很多,但交定金的相对较少,”中介销售人员龚先生说,“开发商和购房者还在等待具体细节的出台。”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自贸区新片区的房地产市场,我们应该更加理性,认识到放宽限购是有条件的。“首先,实施区域是属于自贸区新片区,并不是所有的自贸区、浦东新区或者整个上海。同时,符合这一政策的,也需要是积极围绕自贸区发展的相关人才。其次,政策的实施应该理解为打造人才发展环境和吸引力,是提升自贸区竞争力、降低人才入驻成本的重大举措。在具体实施上,还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导向。”

布兰克研究院创始人杨先玲指出,当前上海市场处于中温状态,房价平稳,成交量略有下降,但仍在合理区间。预计2019年上海全年二手成交量在25万套左右,为近5年平均值。新房供应充足,二手房库存周转周期较长,整体转向买方市场,房价上涨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小规模的政策调整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宜过度解读。

上海楼市降温趋势或将持续

从全国看,7月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10.1%,两项指标均呈涨幅收窄趋势,进一步体现了住房交易领域“稳房价、稳预期、稳秩序”的导向。

58安居客房地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表示,四大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上涨0.3%,表明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保持了相对的“小恒温”。张波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稳态势在全国最为明显,这与长期严控限价政策有直接关系。”

严跃进表示,今年5月份以来,银行信贷政策持续收紧,对各地房地产交易产生了明显影响。同时,地方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包括对房屋销售监管力度加大,各类违规涨价行为减少,进一步促进房价泡沫的消除。当前政策基本面没有改变,在政策收紧下房价涨幅将进一步收窄。

随着调控持续收紧,房地产投资回落已是意料之中,1-7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6%,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回落。

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表示“短期内不会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业界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还将继续回落。

张波表示,预计三季度成交量集中趋势将更加明显。从成交走势看,热点现象愈发明显,如一线城市热点区域,限价令导致一二手房倒挂严重的成都、杭州等城市,供需平衡的核心二线城市包括宁波、武汉、苏州、郑州等仍是成交热点。但部分城市销售火爆并不能带动整体销售下滑,在三四线城市降温的带动下,整体成交量呈现下滑趋势。

打赏
凡注明"来源:北京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