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东们最近心里都堵得慌。
售出房屋数量达二十万套,即便价格下调百分之十五,销售情况依然不佳,部分地方房价迅速跌落,仿佛回到五年前的水平。
最新市场数据彻底击碎了美好预期,2025年7月的上海楼市,早已不复“平稳下滑”,而是呈现出极其分化的态势,部分区域价格暴跌,另一些地方则坚挺异常。
市中心豪宅还在玩自己的游戏。
陆家嘴滨江凯旋门这类工程,购买金额通常达到数十亿,十五六万的单价依然吸引许多人争相付款。
但出了内环就是另一个世界。
松江泗泾、嘉定安亭的居民非常明白,先前以每平米四万五千元购入的房产,如今即便标价每平米三万八千元出售,也依然需要等待合适的买家才能成交。
一位业主在2021年以380万购入房产,现在降价50万后挂牌价为330万,来访的客户屈指可数。
算上利息净亏百万的真不在少数。
你以为这只是郊区倒霉?
静安彭浦新村的老破小同样扛不住。
2021年还能喊价6万5,现在5万8成交都得谢天谢地。
更扎心的是成交周期。
去年挂一个月能出手,现在等半年算快的。
中介门店里最常听见的话变成:“哥,再降5%试试?”
数据不会哄人,但会骗人。
全市挂牌均价看着只跌3%,背后全是统计戏法。
内环成交一套豪宅,能拉平外环十套刚需房的跌幅。
实情隐匿于商业区波动数据之中:整个都市的202个商业圈,有109个下滑了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十。
金山崇明直接领跑跌幅榜,黄浦长宁这些核心区反倒稳坐钓鱼台。
为什么跌这么狠?
低价房把市场冲垮了。
每10套成交里有7套不到400万,90平以下占三分之二。

刚需撑不起房价,只能拖垮行情。
更别说还有20万套二手房压顶。
房东们都在比谁跑得快,降价10%是起步价。
有急用钱的挂牌直接砍15%,就盼着能变现。
最近想上车的刚需别急着笑。
现在确实是捡漏窗口期,但得擦亮眼。
外环沿线二手次新跌了5%到10%,户型好的可以慢慢挑。
但别信什么抄底神话,金山崇明这些地方还在探底。
想卖房的更得冷静。
除非等着救命钱,否则挂出去也是陪跑。
降价10万?
隔壁老王降了15万还在排队呢。
说到底,上海早过了闭眼买房就涨的年代。
市中心老旧房屋与郊区新建住宅,都被称作“上海住宅”,但价格差异极大。
所以别再问上海房价跌没跌。
问就是看地段。
内环汤臣一品照样涨,外环业主哭晕厕所。
刚需捡漏别碰郊区。
投资客歇歇吧,豪宅游戏普通人玩不起。
卖房的老铁们…要不先挂个心理价?
等明年再看也行。
反正中介的朋友圈永远在喊“触底反弹”。
信不信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