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7月22日京沪穗深杭五地携手建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机制

2025-08-0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181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潮新闻 记者 詹丽华 通讯员 林和静

2024年4月,沪杭两地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的首次业务办理。相关资料图片由杭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杭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传来消息,7月22日一早,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五地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旨在共同推进不动产登记的“跨省通办”机制。这一基于长三角地区“跨省通办”成功经验的创新尝试,将惠及超过9000万民众,实现异地登记服务,标志着不动产登记便利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标志着全国各大重点城市的不动产登记部门首次实现了跨区域合作,通过制度上的创新消除了服务之间的障碍,并借助协同推进的政务工作,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向着更加优越的方向发展。

存量房的不动产登记需在所在地办理,各平台间存在差异,数据未能实现互通,然而需求却相当旺盛。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杭州自2023年开始尝试不动产登记的跨区域合作,到了2024年,更是以“全程网络办理”为核心,辅以线下协助的方式,推进不动产登记的一体化改革,成功突破了数据隔阂,服务范围也扩大到了长三角地区。截至目前,杭州市在长三角区域共完成了15.1万件不动产登记手续,使得约21万名权利人享受到了相应的便利。

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借助“屏对屏”技术实现“面对面”交流,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推行“跨省通办”已超过一年,不动产登记所需的各种信息实现了跨层级、跨区域的实时共享,成效显著。他们还提到,“跨省通办”所积累的电子化处理、数据共享等技术基础,以及跨区域协作机制,为五城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_上海房产抵押登记材料_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协作

此次五城联动的举措精准地回应了超大城市群在民生方面的关切。具体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这五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已超过9000万,而年均流动人口更是高达千万人次。在这些城市中,异地购房、共有关系变动以及遗产继承等不动产登记的需求十分旺盛。

依据合作协议,五座城市的“跨省通办”协作重点涵盖三大领域:首先,在地理覆盖面上,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及深圳(经济特区)的整个区域均被纳入首批“跨省通办”的范畴,并逐步扩大至涵盖所有不动产登记机构;其次,在业务类型方面,初期主要涵盖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和信息查询等高频率办理事项,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至包括国有土地房屋在内的全面业务;最后,在办理模式上,创新性地推出了“异地协助办理、全程网络办理”以及“异地代收、属地办理”的双轨运行机制,旨在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无需亲自前往”。

以杭州为例。北京地区的申请人若需对杭州的房产进行变更登记,若符合线上办理要求,可在北京当地的不动产登记窗口得到工作人员的现场辅导,通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或“浙里办”APP进行业务线上申请,实现全程网络办理;若不符合线上办理条件或申请人有其他需求,则杭州的“跨省通办”窗口工作人员将对申请人的身份信息和登记意愿进行远程核实,随后北京登记机构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其邮寄至杭州进行办理。

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五城机制的创新,更是长三角地区经验向全国推广的关键尝试。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作为改革的先锋城市,杭州致力于推动长三角地区的“跨省通办”标准、流程以及数据的全国化适配工作,旨在为其他城市提供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操模板。

依据协议约定,五大城市将共同设立“跨省通办”服务窗口,同时积极推动业务培训及系统对接等关键工作,以此增强“跨省通办”的服务效能。目标是在年内构建出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并力争在2026年实现高频次登记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

打赏
凡注明"来源:北京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