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LPR的最新数据公布:一年期利率为3.0%,五年期及以上为3.5%,这一利率水平已连续两个月保持在历史最低点。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指导下,全国各地已实施超过300项的优化政策,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深度的调整阶段。对于有意购房的消费者而言,当前的情况究竟代表着机遇还是潜在的风险呢?
一、市场现状:分化成主调
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价格较2021年的最高点下降了15%至20%,而二线城市核心区的跌幅在10%至15%之间,郊区更是超过了20%;三四线城市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某些地区的房价甚至下跌了一半。在全国范围内,上半年商品房的销量下降了12%,二手房的挂牌量却急剧增加,深圳和广州的去化周期超过了18个月,然而,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却显示出较强的抗跌能力。
二、五大政策动向要盯紧
房贷利率方面,首套房贷的最低利率为3.1%,这一标准适用于广州和苏州,不过到了年底,或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利率可能会有所上升。此外,关于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政策,可能还会有新的措施出台,但具体细节还需关注各银行的公告。
深圳社保缴纳年限要求降至三年,杭州某些区域放宽了购房限制,而北京和上海或许会对“认房不认贷”政策进行改进,尽管如此,从长远来看,经济基础仍是关键考量因素。
3. 保障房:
今年计划新建650万套住宅,深圳和厦门将作为试点推行“租购同权”政策,这可能会使得刚性需求购房者转向其他选择,进而对郊区的房价产生压力。
房产税试点将在杭州和成都等地展开,针对首次购房可享受免税优惠,而对于拥有多套房产的纳税人,税率设定在0.4%至1.2%之间,并要求他们调整优化资产配置。

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风险:依托2000亿资金保障交付房屋,优先选择中央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开发的现房,同时规避那些负债较高的房地产企业的期房项目。
三、购房策略:三类可入,两类观望
首套房的刚需族宜抓住利率的优惠时段,改善型换房者则可享受“卖一买一”的税费减免政策,而长期投资者应关注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产。然而,对于持有多套房产的三四线城市居民以及使用高杠杆进行投机的客户,建议保持谨慎态度,因为潜在的风险可能超过机会。
四、未来趋势:短期或回暖,长期看分化
下半年政策可能带来一时的交易量上升,然而却难以扭转整体调整的态势。进入2026年以后,主要城市有望保持稳定,而非主要区域或许还将持续下跌。
政策底部并非市场底部。对于有刚性需求的投资者,可适时进入市场,但投资时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务必密切留意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动向,这样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互动讨论:你所在城市房价跌了多少?买房会选新房还是二手房?
(数据综合自官方渠道,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