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构整合到服务创新,上海市不动产管理体系愈加高效便民

2025-07-1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次数:70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海市在不动产管理领域,通过机构整合,技术支持,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其管理体系正变得更加高效、公开,同时也更加方便民众。

2024年10月,上海市长宁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售楼现场提供网络办理协助服务,助力购房者顺利完成签约及预告的整个网络办理流程。

本年度标志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满十载,同时亦见证了全国首张不动产权证书问世十周年的重要时刻。

土地、房产、草场、森林、海洋等均为不动产范畴。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200多个市县推行了“交地、交房即发证”的改革举措,使得1800万权利人受益;同时,累计完成了40余万件“带押过户”业务;此外,773个重点区域的自然资源登记工作也已顺利完成,实现了资源的“落户”。

在过去十年间,不动产登记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转变,同时从纸质证书过渡到了电子证照,这一过程标志着其从数量上的变化向质量上的飞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01产权制度革新

2015年3月1日,该暂行条例正式生效,同一天,我国首份不动产权证书亦正式发放。到了2023年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对外公布,我国已成功完成不动产的全面统一登记工作。

2024年4月25日,在上海工作已久的孙颖,拨通了上海市长宁区登记中心的咨询电话,她带着一丝不确定地询问:“我听说可以在不返回杭州的情况下办理夫妻双方的房产转移登记,这消息属实吗?”

当天,长宁区与杭州市的登记机构迅速开展协作,借助长三角政务服务“远程虚拟窗口”搭建了交流的桥梁。屏幕两侧的工作人员实时进行身份核实、同步检索电子证件,孙颖在长宁区登记中心附近完成了人脸识别和电子签名操作,仅仅15分钟后,受理凭证便顺利生成。

经过多次往返于沪杭之间,再到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孙颖深切体会到的民众福祉,正是该暂行条例推行十年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之一。

上海市登记局的负责人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该暂行条例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程序以及登记信息平台等方面实施了“四统一”的严格规定。这一“四统一”框架的建立,为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十年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有效推进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统一化,上海市于2014年9月特地组建了领导小组。随后,在2016年6月12日,奉贤区作为全市首个试点,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改革。紧接着,在同年的7月5日,奉贤区不动产登记大厅正式颁发了上海市的首本不动产权证书及登记证明。2018年1月,上海正式推出了不动产登记的“全·网·通”服务,这一举措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登记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典范。

在“全·网·通”服务改革之前,居民若要查询房屋信息、办理税务手续、申请登记以及领取证书,至少需要在现场奔波三次,而完成房屋买卖交易则需耗时长达41天。然而,改革实施后,居民仅需前往一次,便能在5个工作日内顺利办结所有事宜。

2021年4月,上海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不动产抵押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进行了相关操作,对抵押权登记程序进行了优化,并明确了公益设施不可作为抵押物、担保范围记载的具体方式等内容,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物权保护方面的最新规定。与此同时,同年内,上海市开始推行不动产抵押登记的“不见面办理”服务。

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仅需一个步骤,耗时90分钟,现场缴纳税费,即刻完成;个人线下办理转移登记,可实现即时办理、证书现场领取,仅需一次跑腿;同时,推行了包括带抵押权转移、水电气联动办理过户等多项改革措施。

02惠企场景不断升级

2018年,上海市增设了企业服务专窗于不动产登记大厅,旨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获取经营场所、办理不动产登记等事宜。紧接着的一年里,成功实现了企业间转移登记的“全程网办”,并推进了交地、交证、抵押联办等业务。同时,还推广了带押过户和带押转贷抵押等有利于企业的政策措施。

2021年,上海服装集团着手拓宽投资领域,为此必须办理一栋归属上海菱熙置业有限公司的商务楼产权过户手续。

在长宁区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查看了登记系统,掌握了该楼宇的全部基础信息,并且发现该楼宇存在抵押记录。按照改革前的操作流程,若要过户此类已抵押的房产,必须先解除抵押,这一过程耗时较长,涉及诸多环节。此外,解除抵押的手续需要买方先行垫付资金。而这宗楼宇的标的价值超过了4亿元,解押费用更是高达数千万元。上海服装集团地产部的赵倩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针对企业的担忧给予了指导,建议我们采取预告登记的方式完成带抵押的过户。在此过程中,无需解除抵押或垫付资金,维持原有的抵押状态,即可顺利完成过户手续。

上海房产交易中心审税通不过_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十周年_上海市不动产登记改革

预告登记属于不动产登记体系,旨在确保未来物权的顺利实现。在涉及抵押的物业变更登记中,购买方企业往往会有所担忧。若出售方在合同签署之后,对相关物业进行再次抵押,这可能会让购买方面临资金垫付的风险。预告登记能够有效避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风险。长宁区登记中心受理科的刘寿松科长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据相关介绍,在办理当日,得益于买卖双方与长宁区登记中心的紧密协作,整个办理过程仅耗时90分钟便顺利完成。

保利集团旗下的上海盛朗玥及上海盛茗悦房地产开发公司,自2019年起便投身于上海市杨浦区地块的开发项目,并持续增加投资额度。至今,杨浦区定海街道152街坊的住宅项目已于2024年12月顺利完成交付,而另外两个住宅项目仍在积极推进建设中。

保利置业上海公司的开发报建负责人狄海东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在2023年8月25日,杨浦区首个商品住宅项目实现了‘交地即交证’的突破,这一项目正是我们公司投资的。当天,政府不仅将土地交给了开发商,还一并交付了土地证。”

2023年8月25日,上海市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携手上海盛朗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交地即交证”的颁证典礼。这一盛事标志着杨浦区首个“交地即交证”的项目已顺利实现落地。

借助上海“一网通办”这一平台,该举措在杨浦区实现了效率提升,将原本所需10个工作日的流程缩短至仅需2个工作日,从而为企业争取到了极为珍贵的时间。

我们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设立了“企业服务专班”,配备了“企业服务专员”,运用“市-区-项目单位”三级协调联动机制,将原本的“串联办理”模式提升为“并联推进”模式。我们致力于帮助企业尽快获得土地、尽快开工、尽快进入市场,打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系统。杨浦区登记中心副主任唐晓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2025年2月5日,上海市举办了一场旨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盛会,会上正式发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自2018年起,上海每年春节过后都会举办此类大会,并颁布相应的行动方案,每年更新一次版本,如今已升级至“8.0版”。为执行“8.0版”行动计划的相关规定,上海市不动产登记部门将依靠“一网通办”这一平台,通过推广不动产登记中常见业务的全流程网络办理,以简化办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将全面推广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的一体化“跨省通办”模式。

03登记为民

唐晓宇,这位在2023年荣获上海“最美不动产登记人”称号的杰出人物,已在登记岗位辛勤耕耘了二十余载。他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上海不动产登记领域的蓬勃发展:从过去的多部门、多窗口办理模式,到如今的一窗式受理和网上办理服务;从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到如今的一网通办、智能秒办、全程网办以及跨省通办等创新举措。他坦言,“坚持依法注册,坚守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温暖民众之心”这一理念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2024年11月,杨浦区市光路的“玥宸雅园”项目正式开盘。预售签约当日,唐晓宇携手两位同事,成立了一个现场服务小组。他们把服务窗口直接移至销售现场,为购房者们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并推出了“全程网办”服务。借助“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了线上不动产预告登记的办理,同时,还创新性地实现了“网签备案”与“预告登记”的同步办理模式。

在售楼现场,买卖双方登录上海“一网通办”平台,直接查阅电子证件,利用电子签名及电子图章迅速完成文件签字,大约15分钟内即可完成线上申请。随后,后台工作人员对申请进行线上处理和审核,购房人随即就能收到不动产预告登记证明的电子版证书。杨浦区成功实现了网签备案与预告登记的全面网络办理,让民众无需亲临现场,而且网签完成后即刻启动预告登记流程,此举亦有效维护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目前,杨浦区已全面推广实施预告登记的“全程网办”服务。

自2020年度,上海方面便主动投身于构建长三角地区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的协同工作体系。进入2024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出台了《关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改革的实施方案》,分阶段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全程在线办理”与“跨省通办”工作,旨在逐步达成全国范围内、涵盖所有类型不动产登记的全面覆盖。

2024年5月,戴欣在苏州光大银行内焦急徘徊,此时,长宁区登记中心接到了她的电话,电话号码是962988。“她的客户迫切需要办理长宁区的房产抵押手续,但由于身处异地,来回奔波极为不便。”刘寿松这样解释道。

两地登记部门的联合调试测试中,沪苏窗口成功完成了抵押业务的全流程线上操作。材料审核、电子印章、数据存档等环节一气呵成,整个过程无需任何人员跨区域往返。在结束通话之前,戴欣不禁对长三角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带来的便捷性表示赞叹。

在这场跨越行政界限的接力赛中,其背后所体现的是对民生问题的技术革新,这种革新最终所追求的是提升服务的细致度。“不动产登记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产权得到保护。”上海市登记局的负责人如此阐述,“登记机构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守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改进登记服务流程,采用先进技术,探索创新的服务模式,致力于提高企业和民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稳固的产权基础。”

根据数据统计,在长三角地区,不动产登记的网上办理比例已经超过了70%,大约有3000宗业务是通过“远程虚拟窗口”这一方式实现的。而且,在实现“跨省通办”之后,居民在办理每件业务时平均可以节省大约1000元的经济成本。

从机构整合到技术赋能,再到服务创新,上海市的不动产管理体系愈加高效、透明、便民。

打赏
凡注明"来源:北京房产网"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佚名】
0相关评论

新闻排行

热点楼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