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发布了一篇名为《旭辉林中:未来5年,我对房地产的13个判断》的文章,众多网友纷纷向我咨询,随着2017年的到来,各个城市的房价走势究竟如何?鉴于此,我选取了中国百强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进行简要梳理。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勿恶意攻击。
坚决杜绝任何对专有名词的擅自改动,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维护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016年,北京市场一手住宅的供应量不足400万平方米,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低供应记录。然而,楼市的整体成交量却突破了4700亿元,达到了近十年的顶峰,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北京市GDP的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成交量如此之高,其中87%的贡献却来自于二手房市场。
我们知道,若供应量不足而需求旺盛,价格便会攀升;一旦新房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其价格往往难以低于周边的二手房,充当价格标杆的新房,将逐步推动北京整体房价的上涨趋势。
因此,土地供应量显著下降,巨大交易量所反映的庞大需求,以及二手房市场中一手房价格所树立的标杆作用,这便是即便在如此严格的调控政策下,北京房地产市场依然保持坚挺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数据表明,在930新政实施后,绝大多数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均出现下滑,唯独北京例外。北京的成交量虽有所减少。
2016年12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的平均价格攀升至每平方米5952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7%。其中,主城区的平均价格达到每平方米68284元,同比增幅为42%。而近郊区的平均价格则为每平方米32330元,同比上涨了53%。至于远郊区,其平均价格是每平方米21839元,同比涨幅为30%。
此外,北京存在所谓的“京沪诅咒”现象,当深圳、广州、天津的房价逐步逼近北京的水平时,作为国家的政治核心,北京的吸引力愈发明显。因此,目前想要让北京的房价下降实属不易,最多只能阻止其进一步上涨。新任市长蔡奇曾明确表示,“我不会让房价上涨”。政府也只得采取抑制需求的措施,诸如限购政策、要求土地开发商自持部分土地、以及限制房价与土地竞拍价格等手段,力求遏制房价的上涨势头。
因此,在2017年的北京,星子将其视为一个企稳期,并观察到微小的上升态势。
··································································
上海与北京,这两座城市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比如房价昂贵,金融业占据较大比重;然而,它们在工业领域的比重相对较低,经济由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的趋势尤为明显。
在此之前,我国官方明确表示,2017年将致力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复苏。鉴于此,自930新政实施以来,上海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先是优化了住房信贷政策,对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进行了调整,接着又在酒店式公寓这一住宅周边区域进行了重点操作,最终有效降低了成交面积和成交量(需注意:成交均价并未下降)。
根据市场反馈,上海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定的犹豫态度,新开盘的项目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然而,上海作为我国除北京之外最为关键的的经济枢纽,预计2017年其房价将有所回落,但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成交量减少,部分区域的楼盘可能会有所降价。
··································································

广州在11月22日和25日成功出让了17宗地块,其楼面价全面突破历史新高,呈现出面粉价格超过面包的现象,这一现象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广州楼市的信心。作为2016年唯一没有经历暴涨的一线城市,广州极有可能在2017年迎来补涨的机会。
如此说法的依据何在?一来,2013年实施的“穗六条”规定的三年社保缴纳期限已于2016年届满,随之而来的是2017年广州房价上涨的动力显著增强。再者,相较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在政策环境上相对更为宽松,仍有进一步收紧的空间。据星子观察,广州在限购政策上要求外地户籍居民需连续缴纳三年社保,而北上深三地则要求五年。在广州,对于限贷政策,若购房者拥有一套住房且已结清房贷,所需最低首付比例为30%,相较之下,北京和上海地区要求的首付比例则为50%,而深圳的要求更是高达70%。
再者,2016年广州的土地交易总额仅为2015年的六成,其中住宅用地的交易量更是只有2015年的七成,土地供应出现了短缺现象。鉴于广州力图遏制地王现象,在2016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的背景下,该市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方式出让商业和住宅用地,以及郊区的住宅用地,以此防止土地出让行为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过度的刺激。
5月份进行的居住用地拍卖活动,其地块均坐落于广州市的非中心地带,尽管溢价率颇高,但成交价格仍旧停留在8000元每平方米的水平,这对广州市整体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极为有限。
广州去库存的成效显著,去化周期已缩短至6个月,全市待售房源仅剩6万套,这样的数量仅能维持半年的销售;情况相当严峻,下半年急于出让的土地,并不能立刻缓解当前的困境,土地转化为房屋至少还需一两年时间。
广州还隐藏着一记重拳:那就是对核心区域开盘的利好进行抑制。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量超过80%集中在六个外围区域,换言之,广州内城的核心区域中,诸如广钢新城、广纸新城以及奥体广氮等众多板块的楼盘尚未开盘。鉴于成交面积主要分布在外围,因此广州的新房平均价格始终未能突破“2万元”大关。若2017年该核心区域释放了利好消息,那么上述板块的销售额单价便有望突破四万元大关,加之中心区房价的推动作用,极有可能引发整个城市的房价上涨趋势。
最终,我国开始高度重视实体制造业的发展,广州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引领作用,例如,它提出了“广州智造”的口号,并积极促进了琶洲地区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其他类似举措。
因此,星子持有观点,鉴于上述诸多有利条件,即便在经历930新政带来的重大挑战之后,广州在2017年仍有潜力实现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当然,这一预测建立在目前广州的购房政策保持稳定,且不会出现意外变故的基础之上。
··································································
深圳房价近期颇受争议,不少报道对其持悲观态度。诸如“深圳房价已跌至半年前水平,楼市是否即将迎来风暴?”此类言论,他们用成交量来衡量房价,认为成交量下滑即意味着房价下跌,将均价降至半年前的5万元视为降价。但需注意的是,半年前并非深圳楼市的最高点,2015年才是。此次成交量的下降,实际上只是深八条严格政策下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博弈所致。深圳房价下跌,仍需时间来认定。
深圳,作为我国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年轻城市,正吸引着人口的不断流入。同时,作为一线城市中面积最小的城市,深圳的这些特点为其房价增添了一定的价值基础。因此,深圳的房价已经连续八周稳定在每平方米5.5万元的价格,展现出企稳的迹象。这并非仅仅是“深八条”调控政策的效果,更可能是深圳当前房价的底部可能就在这个5万元每平方米的价位。
此外,2017年深圳房地产市场项目数量不多,预计将有大约140个项目推出市场(包括在售的二手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16年已上市的楼盘,而计划新上市的纯新商品住宅项目仅有63个,且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龙岗、宝安、南山这三大区域。
以下城市在2017年的房价走势分析,包括天津、成都、苏州、杭州、重庆以及武汉等,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下一期内容。
不知道你有什么感受,留言里说说吧!
